罗瑟林德·纳沙希比
Tender Horse
新闻稿
文:Adam Szymczyk
巴勒斯坦裔艺术家罗瑟林德·纳沙希比(Rosalind Nashashibi)出生并定居于伦敦,她的巴勒斯坦裔艺术家罗瑟林德·纳沙希比(Rosalind Nashashibi)正在麦勒画廊拉米街 Rämistrasse 空间将举办她在麦勒画廊在此的首次个展,展出一系列最新绘画作品。与此同时,她于 2007 年创作的电影《Bachelor Machines Part 1》也在画廊位于 安克街Ankerstrasse 的新空间参与群展。
这部时长31分钟的 16 毫米胶片作品拍摄于一艘从意大利南部驶往瑞典的货船上,其标题不仅取自杜尚(Marcel Duchamp)于1915-1923年创作的《3 The Bride Stripped Bare by Her Bachelors, Even》(又名The Large Glass),也援引了米歇尔·卡鲁日(Michel Carrouges)于1954年出版的《Les Machines célibataires》一书以及哈拉尔德·斯齐曼(Harald Szeemann)于1975年策划的同名展览。这部影片是一部反史诗式的航行记录,由一位女性影像作者跟随全男性船员,观察他们日复一日的劳作——仿佛船本身就是一台“终极单身机器”。影片对性别角色的深入凝视也预示了纳沙希比与露西·斯凯(Lucy Skaer)合作的影片《Why Are You Angry?》(2017),该片目前正在苏黎世美术馆展出。两位女艺术家以当代大溪地女性的视角,批判性重述了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在大溪地的绘画实践:她们开车、购物,同时间或重演高更模特的经典姿势。
自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纳沙希比的创作涵盖电影、摄影、版画、油画、素描等多种媒介。她的作品不围绕单一叙事,也不拘泥某种固定主题,唯一持续的核心,是对日常生活中个体处境与政治结构的不断探询:那些微小的历史、重大的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突发的碰撞短路时刻,化私人密为公共。她绘画中那些看似日常的图像,常可追溯至19世纪现实主义、印象派及后印象派男性画家笔下的现代生活图景,例如:皮埃尔·波纳尔(Pierre Bonnard)、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艾德嘉·德加(Edgar Degas)与克劳德·莫奈(Claud Monet)等人。但这些画面也包含了她自己影像作品中的人与物,例如《Stone and Table》(2004)中仅出现这两件物件及掠过的影子;而在2025年的作品《Vase with Flowers, Hand with Stone》和《 and 和Chrysanthemums, Hand with Stone》中,一只手平静却坚定地握住石头,石头旁边是桌子与花瓶——沉思与暴力近在咫尺。纳沙希比的作品中,现代绘画中的流派与主题与当代生活融合:一匹马、一条狗、沙发上的裸女、一本摊开的印有沙发上裸女的画册(《A Book Left Out》, 2025)、桌上的花束、握着石头的手、再次出现的马、剧院里面戴眼镜的观众——他们注视着装饰了马车纹样的幕布,而非德加的芭蕾舞演员(《At the Theatre》, 2025)。这些细节摘提取自现代艺术史,并在纳沙希比的创作中被提炼取和重构为纳沙希比的创作组成。
经重新布局演绎,这些元素在新的场景配置中登场。在《The Painting Lesson》(2025)中,一个洋娃娃般的年轻女子倚在一张过大的沙发上——仿若对卡耶博特《Nu au divan》(约 1880年)的重演。画中还出现一个幽灵般瘦削的老妇人身影——也许是画者,也许是投影出的梦中自我。而另一幅作品《Thought》(2025)则反转了卡耶博特的构图:一位肤色较深、身穿白裙的女子坐在黄色沙发上凝视远方(原作中的白人裸女以手臂遮脸,或因羞耻,或因疲惫)。她背后,一位骑士师骑马的画面若隐若现,仿佛是墙上的画中画、一个思绪气泡,或是一块椭圆形的镜头——黄色沙发的色彩也渗透进马蹄下的地面。
展览“Tender Horse”——标题略显隐晦——还呈现了名为《Rose Black》,,《 Lilac Green》,, 《Ruby White》,, 《Turquoise Pink》以及《Red Blue》(均为2025)的四格色域绘画,这些画面看似抽象,却又因其“不完美”而显得具体,仿佛某种被涂抹后的具象作品,或是旧作中色彩的提取残影。红、蓝、黄、紫等色在画布上形成四格布局,颜料层层覆盖,色块间的细缝与痕迹隐隐透出。试图用语言描述这些颜色之际,令人想起路德维西·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名言:“我们的日常语言无法描述某种特定颜色,因此,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呈现它。”
这些绘画围绕着对称与非对称、重复与偏移展开——并非建立对立,而是在不精确的映像中揭示互补、相吸乃至对立的张力。例如《Lilies》(2025)中,黄色矩形上,两条互为镜像的鱼被粉色睡莲所覆盖,其又与旁边黑色背景上的粉色睡莲呼应;两辆马车装饰着的那道帷幕又将另一部戏剧从观众眼前隐去;《Departure》(2025)中出现成对的天鹅……纳沙希比的绘画并不试图与艺术史划清界限,而是通过重新进入绘画的内部,质询其形式惯性与意识形态密码。在《Thought》(2025)中,那位坐在黄色沙发上的女性打破了卡耶博特“沙发”中所暗含的东方主义情色幻想——后者的灵感实际上来自安尼亚·达布罗斯卡(Ania Dabrowska)的艺术书籍项目“A Lebanese Archive: From the Collection of Diab Alkarssifi”(Book Works, 2015),书中呈现并重新诠释了移民至伦敦的黎巴嫩摄影师迪亚布·阿尔卡西菲(Diab Alkarssifi)的私人照片档案,包括20世纪黎巴嫩日常生活的诸多影像。其中一张照片里一位阿拉伯年轻女子静坐于家中沙发——或许正是这张图像通过卡耶博特的绘画迁移到了纳沙希比的作品之中;亦或是卡耶博特的绘画通过这张图像转化为了纳沙希比的创作。
展览的标题应当串联起其内部的多重线索——而在这里,它以一种极为私人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Tender Horse”一名取自罗瑟林德·纳沙希比名字的词源:德语中 “hros” 意为马,“lind”意为温柔或柔软。这个标题或许也暗指德加的赛马绘画——那些描绘中产阶级男性凝视其他男性骑马的场景。比如《Jockey blessé》(1896–98):他穿着鲜亮的黄色裤子,无力地躺在绿茵地草上,马已奔离,独留他一人。
英籍巴勒斯坦裔艺术家罗瑟林德·纳沙希比(Rosalind Nashashibi,1973年生于英国伦敦)是一位画家兼与影像创作者。无论在绘画还是电影中,她始终致力于对“观看”本身的探讨,甚至常常越界进入被观看者的位置——这种方式可能令人不安,却也饱含深具共情力。她的电影常以非线性结构呈现,穿插着对权力关系与集体历史的显影;而在绘画中,一对天鹅或一个“X”这类情感饱和的母题,唤起我们重新观看的欲望;她对历史绘画的援引用,则像是一次次深入过往的潜行,并带回全新的观看体经验。
2025年6月13日 – 7月25日
麦勒画廊 苏黎世(Rämistrasse)
开幕:
星期六,2025年6月14日,17:00 – 19:00
开放时间:
周三 – 周五,11:00 – 18:00
周六,11:00 – 17:00
下载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