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莉亚·斯坦纳
《deep voice – clear sky 净空 – 深声》

2014年9月6日 – 10月19日
麦勒画廊 北京

新闻 - 中文

卢迎华谈Julia Steiner在麦勒画廊北京部的个展净空 – 深声:

中国艺术界的很多人对Julia Steiner这个名字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是这位常居巴塞尔的瑞士艺术家对中国却相当熟悉。利用两次麦勒画廊北京部的艺术家驻地计划,她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在中国游历和工作。那么她为什么会来中国呢?这起初是因为当Julia Steiner开始在纸上进行创作、并在家乡瑞士展出自己的水粉画时,她得到的一大反馈就是很多欧洲人都认为她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Steiner开始阅读道家经典,通过老子和庄子来钻研道家思想。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终于决定亲自来中国看看。

用拼贴的技巧来创作绘画和装置作品,以及对空间的实际状态和艺术氛围产生某种本能的、感官的、美学的回应,已经成为Steiner艺术实践的系统方法。她用来作画的纸和每一幅绘画的创作过程就像是一个连接点,把她如何见证、体验一个空间或一种状态与如何表达这样一种经验这二者联系了起来。她描绘了各种情境和人物,以及情境、景观与场景的片段。创作绘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回忆与表达个人陷入情境中的过程,无论这个情境是一片黑暗还是一片空虚。就像艺术家本人所描述的,这种体验就好比是在绘画中行走。

在她创作于2005年左右的早期绘画中,涌现出的主题通常是各种事物的结合:她的观察、她听到的声音、她看到的场景、她听到或读到的句子以及她在空间中感受到的氛围。这些都是激发她去创作的灵感,随后她便会去尝试寻找某个意象,从而把她的灵感在纸上具象地呈现出来。这个意象一般来说都不是什么清晰和具体的图形,而更多的是一种对意象是什么和它应该是什么的感觉。于是Steiner作品中的那些意象就更偏向于想象而非实际,但另一方面却又深深地植根于她所体验到的现实。有别于直接描绘事物的本来面貌,比如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树上栖息,或是马儿的奔跑,Julia Steiner着手去做的只是在自己的绘画中把这样一种感受呈现给观众。

到目前为止,Steiner还一直在创作黑白的绘画。她大部分的画作尺寸都很大,在其中白色总是比黑色更加显著,更有表现力,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观众眼中的焦点。在某种程度上,Steiner是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虚实,这个创作过程其实是被她对现实的经验与记忆、被属于她个人的现实所启发,更具体地说,是被她走过的小径、她去过的地方、她听到的声音以及她看到的场景所启发。这既是私人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Steiner没有从理论著述或是艺术史先例中寻找借鉴。我曾经问过她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已经数次来到中国进行创作和调研,那么你有没有同意家乡观众的这个观点,即你的绘画作品和中国传统绘画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些相似或联系。她回答我说实际上在她刚到中国时,她就发现这种关于中国绘画的笼统概念,以及她的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形式上的比较,都是无足轻重的。

在为本次麦勒画廊北京个展准备装置作品的过程中,Julia Steiner将3500公斤的湿黏土带进了展厅,并花了7天时间在一个宽3.2米、长4.1米、高28厘米的木制基座上利用其进行创作,此基座就是专门用来托起这个用黏土制作的雕塑的。她还在展厅的墙上完成了特定空间创作的绘画,地上的雕塑作品与之形成呼应和关照关系。与她的绘画相似,这个装置作品要求艺术家与其相伴,花时间去观察它、塑造它、感受它、制作它,然后与它保持距离,最后再回到它身边。在作品进行两周的风干以后,艺术家将用光滑的丙烯酸涂料去粉刷雕塑。在展览期间,这个庞大而抽象的景观将会继续风干,然后经历裂开、形状的改变,直到最后成为空间中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与她的绘画一脉相承,使用黏土进行创作这一新的方向不仅给Steiner本人、同时也给观众们赋予了一种属于个人的感受,从而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去体验艺术家的变化所产生的密度与能量。

原文为英文后被翻译成中文。

翻译:胡默然

下载

新闻稿(中文,PDF)

活动信息

开幕式:2014年9月6日,星期六,下午4点到7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