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
裸色

2020年6月13日–8月9日
麦勒画廊 北京

新闻稿

麦勒画廊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举办李钢个人展览“裸色”。这是李钢自2011年以来在麦勒画廊举办的第七次个展,李钢善于运用不同的材料与媒介进行美学探索与实践,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事物发展的本源,将其转化为充满诗意的特别之物。他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媒介进行创作,总是穿梭于不同的创作语言之间,很难预料李钢的下一组作品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此次展览,李钢将把艺术创作的时间轴拉回到最初的原点,回到他最早产生兴趣的绘画上来,集中呈现自2008年以来的绘画实践。

裸色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颜色,属于每一个人。裸色是人自身的本色,不是特定的某一个颜色。看到裸色的人,仿佛就看到了他自己。和人一样,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裸色。这是作品的“肉身”的质地和颜色,呈露着作品的物质性存在。李钢认为,“绘画史是由诸多不同时代绘画作品的‘肉身’形成的历史。物质性始终是绘画的第一属性,是绘画得以展示陈列收藏流传的决定性因素”。这些物质第一性的绘画作品,是艺术家对自身生存的现实社会和艺术世界的思考与回应。展览梳理了李钢2008至2020年间的三组绘画系列作品。围绕绘画的物质性来逐渐展开,三组绘画作品的创作方向和李钢以往的其他作品线索统一且联系紧密。在李钢的所有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他对材料的敏锐感受和独具才华的语言能力。一切最终都指向了作品的物质性,作品自身的物质性才是李钢创作表达的母语。


《洗掉绘画》是李钢由2008年至今持续创作的一个绘画系列,贯穿了他到目前为止所有绘画作品的始终。李钢把自己以前的一些绘画作品用清水搓洗,即把自己原先涂抹到画布上的颜料、图像,连着图像所生成的意义一并用清水搓洗掉,其目的是为了让油画回到自身,不被图像所牵制,观众所看到的只是他清洗过后的画布。

在2011年至今的《质感绘画》系列中,李钢先以很粗的麻绳— —而不是人们通常使用的细麻线— —编织画布,再在这些质地异常粗糙、颗粒异常粗大的画布上堆积、涂抹颜料,组织画面,画布的自身结构和颜料咬合,充分的把油画特殊的质感凸显出来,最终的效果,就像是放大百倍十倍的某件古代经典绘画作品的局部。

2017年至今的《草图绘画》系列是李钢的一个新的绘画探索。这一系列的布面油画作品,并不是艺术家在既有草图基础上的正式创作。在画面的构建中,李钢不仅把草图、甚至连同草图的边界,画面的底色,统统解析般的摊开搬到了大尺寸的画布上,同时把绘制草图的即时状态和原初冲动搬到了画布上。在作品《朝珠》(2019, 亚麻布上油画, 200 x 200 cm)中,可以一览无余干净的亚麻布上,不规则铺刷着的白色油画底料、界定画的边界和构图的铅笔网格、以及潦草的笔触涂抹出的主题画面。这里的单色,是绘画对象丰富的固有色彩的混合,强调了对画面一瞬间的印象和原始的创作冲动。

李钢(1986年出生于中国大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近期个展包括: “裸色”,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中国北京(2020); “元音”,Galerie Rolando Anselmi,德国柏林(2019); “虚构与象征”,Galerie Forsblom,芬兰赫尔辛基(2017);"Li Gang",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瑞士卢森(2017); “肤色”,Galerie Rolando Anselmi,意大利罗马(2017)。群展包括:“地缘笔记”,昆明当代美术馆,中国昆明(2018);“首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入围展”,里昂汇流博物馆,法国里昂(2017);“非想非非想”,法国艺术8基金会,中国北京(2016);“发明仪式”,路易威登基金会美术馆,法国巴黎 (2016);第六届莫斯科双年展(2015); 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5); 施泰尔之秋艺术节(2015)以及在法国巴黎东京宫举办的“中国内部:巨人之内”(2014)。

下载

新闻稿(中文,PDF)

活动信息

开幕式:2020年6月13日,星期六,下午4点到6点半

展览现场